當前位置:英秀網 >

家居 >家居風水 >

風水並不是迷信

風水並不是迷信

風水學,你應該不陌生吧?但現在依舊有很多人談風水色變,甚至打著科學的旗幟,動不動給談風水的人扣上“反科學”的大帽。這也讓不少研究者不敢大膽談論風水,生怕被人貼上封建迷信的標籤。

風水並不是迷信

儘管如此,還是有專家頂著被批判的風險,給大家傳遞正確的“風水觀”。

天大建築學教授的“風水觀”

在撒貝南主持的《開講啦》節目中,王其亨先生曾當著所有人的面說到:風水不是迷信,實際上就是景觀建築學。

王其亨,天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建築教育獎”獲得者。同時,他還是一名古建築專家,這三十年來一直在研究中國古建築、明清皇家陵寢與園林、古代建築圖學以及中國清代樣式雷建築圖檔,曾出版過《風水理論研究》、《古建築測繪》等著作。

他認為,風水學集建築學、景觀學、生態學、地質學、美學於一體,是中國古建築理論的精華。而且還包含了一些符合現代生態學的科學因素,影響著人們的健康與生活。

當然,為風水學發聲的學術大咖並不止王其亨先生,早在1998年的時候,俞孔堅老師就出版過一本書,名為《理想景觀探源——風水的文化》。

這本書主要通過大量的實地考察,揭示了風水與其他具有中國文化屬性的理想景觀模式,並從地理、文化、生物及哲學這幾方面闡釋風水學。他認為風水反映的就是中國人理想的景觀。

風水的本質,是一種自然哲學

風水學不能以簡單的科學或迷信來定義,事實上,它的本質更像是一種自然哲學,它在於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如果你細心琢磨的話,就會發現古人常用到的風水知識,都是有科學依據的。

就比如說地形地勢:

古時候,人們很喜歡將好的風水寶地稱為龍脈,其山脈的形態與龍相似,選址要求前開闊,後有靠。這樣的選擇,其實就是基於建築通風考慮的,前開闊可用來耕種,後有靠能阻擋風勢。

古人常說的“理水”也是一個道理:

有句古話叫“尋龍擇地須仔細,須觀水勢,未看山,先看水,有山無水休尋地”。為什麼要先找有水源的地方呢?其實很好解釋,有水就必定能夠保證生活,可以保證灌溉、飲用,還可以通過河運促進貿易的發展。

此外,還有建築朝向與氣候選擇:

“天子當陽而立,嚮明而治”,在風水上,建築的朝向講究坐北朝南,這其實與光照和環境有關。

而風水這個詞其實也包含了氣候因素,一般來說“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所以在選址的時候對氣候條件也十分講究,畢竟好的氣候比較適合人長期生活。

風水在建築上的極限運用

從古到今,其實有不少建築是根據風水學原理來建造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故宮。

故宮

故宮在古時候名為紫禁城,而紫禁這個詞源自於紫微帝星,在占星學中代表皇帝。從佈局來看,故宮恰巧就是一張古星圖,紫微垣位於正中央,而身邊則是太微垣與天市垣,在三恆之外,則圍繞著組成青龍白虎的二十八宿,這就是統率天下的局。

青龍在東方,為少陽生氣,故紫禁城東方是日壇;南方則是離火朱雀,是午門,迎合離火之位,所以古時候南方為作坊,煙火繚繞;西方為白虎,虎為金,金生水,故西方為水,故宮的護城河金水河就是源於京西;北方對應的是玄武,所以在紫禁城北面有一座景山公園。

最後就是天南地北,故南方是天壇,北方為地壇。故宮可以說是古人智慧的結晶。

再說說現代的風水建築——廣州中信大廈。

廣州中信大廈

中信大廈,90年代的廣州第一高樓,廣州地標之一。設計師巧妙運用元運衰旺的原理,根據地勢,選擇立北向南以達到財旺運長之效。中信廣場北臨瘦狗嶺,南面為體育中心廣場,運眺珠江,地勢為北高南低,它猶如一張椅子坐南朝北,寓意著經久不衰。

現代風水學對我們的意義?

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建築風水學已經從以前的“純靠摸索”,發展成為系統全面的理論體系。身為設計師的我們,也可以通過風水學知識,促進建築與周邊環境的和諧統一。

在風水介入後,環境會發生巨大變化,人體中的“氣”也會隨之而改變。長期積累下來,身體會在“氣”的作用下,逐漸改善。這也是我們設計師要做的。

這裡必須強調一點,我們設計師要做的是尊重和理解風水,而絕不是宣揚風水,甚至是行風水先生之道,須做到源於生活,高於風水。

最後,臺長為你準備了一套設計風水學資料大全,包含風水學基礎、建築風水學、景觀風水學、室內風水學四大板塊,希望能幫到你。

標籤: 迷信 風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ingxiuwang.com/jiaju/jiajufengshui/rj6l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