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英秀網 >

旅遊 >社會熱點 >

人死後的世界最新研究:科學解讀人死後的世界生命不息

人死後的世界最新研究:科學解讀人死後的世界生命不息

人死後的世界最新研究】人死後的世界存在嗎?看著晝夜交替、春去秋回,看著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們聽到過嬰兒誕生的啼哭,也聽到過逝者臨終的嘆息,生命穿梭於光明和黑暗之間。如果將“生”視為光明的白天,將“死”喻為黑暗的夜晚,那麼大部分人只願寄居於光明的白天,去享受一世的美好。但也有一些人執著於探尋黑暗夜晚的景象,站在光明處張望黑暗處,想一窺死後的世界。他們有的投身於宗教,有的熱衷於哲學,還有的用科學的態度從事研究。雷蒙徳·穆迪博士就是最後一種人。

人死後的世界最新研究:科學解讀人死後的世界生命不息

“瀕死體驗”之父

穆迪博士本在弗吉尼大學哲學所研究倫理學、語言哲學和邏輯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由於對醫學的濃厚興趣,他又進入醫學院學習,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並在醫學院教授醫療哲學。正是這樣複雜的背景,才讓他以敏銳的觀察力去探訪“死後的世界”,以科學嚴謹的態度進行研究。

一個偶然的機會,穆迪博士聽到一個著名的精神科醫師講述自己“死”後靈魂離體,遇到光體,快速回顧人生又起死回生的奇特經歷。他在講述柏拉圖的“靈魂不朽”時不斷聽到有學生提及相同的經歷。於是,想深入研究這一現象的他,採訪了150個有此經歷的人,通過傾聽並總結這些人的講述,首先提出“瀕死體驗”的概念,並結合哲學、自然科學與心理學對該問題的解釋,寫出這本具有科學價值和精神價值的書——《死後的世界生命不息》。

人死後的世界最新研究:科學解讀人死後的世界生命不息 第2張

死亡是人生的終極問題,也是科學界最後未知的領域之一。這本書的問世伴隨著巨大的爭議,因為它同時挑戰了不承認死後生命的科學家和一些傳統的宗教人士。

幾十年過去了,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站了穆迪博士一邊,不斷有新的證據來證明“瀕死體驗”的真實性,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哲學家深入到此領域進行研究,很多高校成立了“瀕死體驗”研究所。而穆迪博士不但出版了相關書籍12本,全球銷量累計達到2000萬冊,而且建立了“心理暗室”,讓許多人克服了對死亡的恐懼,從失去親人的悲痛中走出來。由於這些貢獻,他於1988年在丹麥榮獲“世界人道主義獎”,被《紐約時報》評為“瀕死體驗之父”。

瀕死體驗的經歷

瀕死體驗指一個人的生命因重病或突發事故而瀕臨死亡邊緣,歷經九死一生又恢復意識後所訴說的不可思議的體驗,也就是我們說的“起死回生”。

人死後的世界最新研究:科學解讀人死後的世界生命不息 第3張

穆迪博士以訪問150個案例為基礎,定義出瀕死體驗的15個共同元素:不能用言語描述、聽到有人宣告死亡、體驗到平和與寧靜的感覺、聽到不同尋常的聲響、穿越黑暗的隧道、靈魂脫離身體、與靈物相見、遇到亮光並與之對話,自己的一生一閃而過、經驗到超自然的救贖、感覺到邊界或界限、重新回到自己的身體之內。

值得注意的是,瀕死體驗者遇到亮光後,亮光開始和瀕死體驗者交談。他們的交談方式是直接感受到周遭人們的念頭,不是以人類自己的母語進行。而當瀕死體驗者甦醒後,卻沒有辦法將他們交談的內容翻譯成現在所使用的語言,只能把那些語言轉換成疑問句,比如“你準備好接受死亡了嗎?”“你一生的所作所為是否已經足夠了”“你的一生值得嗎?”。瀕死體驗者都堅持說,儘管那些問題對他們的情緒震撼極為深刻,卻不是在責備他們,反而感受到那道光的愛和接受。那些問題似乎是要他們反省自己的一生,去找到通往真理的道路。

這道光引領著瀕死體驗者回顧一生的一幕幕,似乎是要強調生命有兩件最重要的事:學習去愛別人以及儲存求知慾。

人死後的世界最新研究:科學解讀人死後的世界生命不息 第4張

瀕死體驗的意義

通過瀕死體驗者的描述,我們能感受到死亡不是生命的熄滅,而是一個靈性充滿活力的時刻,一個足以改變生命的洞見。這些洞見改變了瀕死體驗者的認知:他們變得充滿熱情,尤其是對生命和服務別人。他們不再重視物質的享受,而是追求心靈的平靜,歡喜無處不在,奉“敬畏、謙卑、感恩”為處世哲學,成為樂觀進取、積極向上的人。

未知死,焉知生,在我們沒有一窺彼岸世界之前,是無法完全理解此生的意義的。《死後的世界生命不息》用科學的態度研究瀕死體驗經歷,告訴我們死後的世界是什麼樣。它讓我們知道死亡是一期生命的圓滿,正如佛教將死亡說成“往生”——我們將“往”下一期的“生”命裡去。我們的生命會轉化成什麼存在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知道了充滿愛的光就在那裡,安心的活在當下:懂得自愛和愛人,享受生命的每一刻,無愧於己、無憾於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ingxiuwang.com/lvyou/shehui/v7rg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