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英秀網 >

旅遊 >社會熱點 >

不惑之年是多少歲:年齡的稱謂不惑之年來歷及故事

不惑之年是多少歲:年齡的稱謂不惑之年來歷及故事

經常都能夠在書籍上看到不惑之年這個成語,那麼關於不惑之年大家瞭解多少?不惑之年多少歲呢?下面關於不惑之年多少歲的知識來了解下。

不惑之年是多少歲

不惑之年是四十歲。

不惑之年讀音是bù huò zhī nián,那麼不惑之年多少歲了?其實不惑之年意思是就是指人到中年這個階段了,在這裡指的就是四十歲,這個階段已經經歷了許多的事情,當然也能夠想通許多的事情了,再也不像年輕時候那樣困惑了。

不惑之年是多少歲:年齡的稱謂不惑之年來歷及故事

四十不惑是指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就不會因為無知而困惑,因為到了這個年齡段的人,往往都對人生有了一定的把握和理解。此外,四十不惑也指人到了四十歲時就沒有什麼可以顧慮、疑惑的了。

作家三盅說:所謂不惑之年,追求過,放棄過;奮進過,頹廢過;勇敢過,退縮過;膚淺過,深刻過;天真過,世故過;普通過,二逼過。一切知覺終將在重複中變得麻木。快樂最大的天敵是重複,重播快樂,導致索然無味。同樣,痛苦的N次方可以降低痛感。人生體驗會隨年齡增長而漸弱,得以沉澱的無非就是諸如此類平靜的感悟。

不惑之年來歷及故事

不惑之年怎麼來的:《論語·為政篇》中記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故後人遂用“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等來作為年齡稱謂。不惑之年即四十歲。

不惑之年故事:孔子在齊國居住了三年,一心希望能為齊景公服務,讓其接受自己的“仁政”思想,但為齊相晏嬰所阻,感到非常失望,於是返回魯國重新拿起教鞭,以做學問和教書育人來彌補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也因此而領悟了更多的事理,那時正是孔子四十歲左右的時候,所以孔子才發出“四十而不惑”的感慨。

也因此才有了《論語·為政篇》裡的: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不惑之年是多少歲:年齡的稱謂不惑之年來歷及故事 第2張

延伸:其他年齡稱謂:

襁褓:指未滿週歲的嬰兒

孩提:指兩、三歲的兒童

垂髫:指幼年兒童,也叫“總角”

豆蔻:指十三歲的少女

及笄:指十五歲的女子

弱冠:指二十歲的男子,也叫“加冠”

而立:指三十歲

不惑:指四十歲

知命:指五十歲,也叫“知天命”、“半百”

花甲:指六十歲,也叫“耳順”

古稀:指七十歲

耄耋:指八、九十歲

期頤:指一百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ingxiuwang.com/lvyou/shehui/7qql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