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英秀網 >

家居 >生活常識 >

農村老人出殯儀式

農村老人出殯儀式

農村老人出殯儀式,在民間,自古以來就流傳很多傳統的喪葬風俗,這些傳統喪葬風俗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都深受人們的重視。下面一起來了解農村老人出殯儀式。

農村老人出殯儀式1

農村喪葬習俗之一(臨終)

人臨終時,應將其移至正廳中臨時鋪設的板床上,謂之“搬鋪”。成年人,有配偶且有子嗣的,均謂之壽終。舊俗認為,亡者在床上死,冥魂將被吊在床上,不能超度,且在死後是不能過樑的。

農村喪葬習俗之二(報喪)

一般為家中男丁前去報喪,見面後,說明事情的緣由。如為病者,應講明何時何病復發,經過怎樣的搶救無效而亡;如為突發事件,也應講明何時何事引起,經過怎樣的補救措施無效而亡。其他的普通親屬朋友,可根據情況,有其他人員前去,或者打電話通知即可。

農村喪葬習俗之三(算日子)

待重要親屬到來之後,請一位知名的懂風水和算日子的陰陽先生,確定入殮、出殯、落葬的日期時辰及方位,這對於農村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農村喪葬習俗之四(入殮)

按照陰陽先生算好的時辰。將棺木放一旁,先在底部撒一層石灰,接著按北斗七星的形狀放入7枚銅錢,是謂墊背。最後把一條棉被鋪入棺底。一切準備就緒後,將亡者移至棺木,擦拭遺體並穿壽衣。一般由子女進行。棺材上方擺放紙白鶴。

農村喪葬習俗之五(守靈)

守靈基本上以三天為限,守在靈位或者棺位旁,不可睡著,除了上廁所,守靈人基本不再出靈堂,也可替換守靈人。古人認為人死後三天內要回家探望,因此子女守候在靈堂內,等他的靈魂歸來。演變到現在,守靈便是親人們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發緬懷之情。

農村老人出殯儀式
  

農村喪葬習俗之六(哭喪)

入殮同時,院子裡的靈棚要搭好。靈位前左右擺放五穀、烙餅,中間放置陶瓷罐,還要擺放燃燒的香、燭,靈位下襬放用於燃燒紙錢的'火盆。靈位周邊鋪上稻草,子女親人面朝棺木,跪在稻草上,一定要哭出聲來,不能小聲抽泣。

農村喪葬習俗之七(請樂隊)

其實之前是沒有請樂隊一說的,而是村裡都會有幾個固定的老人會大梆子,敲銅鑼,吹嗩吶等,很有儀式感的那種。不知道是現在少有人繼承這些樂器,還是說時代潮流變化或是人們的攀比心裡,現在都是流行請樂隊。若是專業負責任的樂隊也算襯托的住場面,但也有些樂隊唱著俗曲,跳著鶯歌燕舞。這裡暫時只做描述,不去過多評價。樂隊聲音一響,喪葬的流程算是走了三分之一。

農村喪葬習俗之八(弔孝)

報喪之後,陸續會有親戚和同事朋友們前來弔孝,通常是先去送禮搭賬或是帶有火紙及花圈交由管事之人,然後主家會敬奉孝布,隨後賓客帶上孝布到靈位前領取按照規格進行一系列流程之後,燒紙添香,跪拜磕頭,然後主家長子進行孝子還禮。

農村喪葬習俗之九(釘棺)

這是出殯前的最後一個流程,棺材釘上將是永別。這時候亡者子女親屬將會趴在棺木上哭的撕心裂肺。

農村老人出殯儀式2

1、處理遺體

中國喪禮是非常隆重的,而且有很多細節,但簡單基本已經繁簡了,中國從古代開始,當有人去世之後,就有處理遺體的做法,以前叫“弔”,意思是人的生命終結之後,人們去他家慰問、弔唁。

人去世後,死者親人都會把遺體放抬到正廳,然後放在臨時鋪好的板床上,我們古人認為,不能讓長者在床上去世,靈魂會被束縛在床上,無法超度,所以當長者家人感覺老人快不行了,就會把老人抬到正廳放。

按照中國民間傳統習俗,當老人垂危之時,需要子女守在身邊守著,直到老人去世,這就是我們經常說“送終”。

正廳是房子中最神聖不可侵犯的地方,祖先、神靈都供奉在此,如果在這個位置壽終才死的其所,這就是壽終正寢。以前古代都是用枯草掩蓋,但是經常等比較大,樹葉被颳走,以前肉食飛禽就有吃,親人看到非常不忍,於是就拿弓守候在老人身邊,有鳥來就用弓射殺,所以“弔”字是一豎加一個弓字,就是親人拿弓,而現在如果動物比較多,親人會塔一個白色蚊帳。

農村老人出殯儀式 第2張
  

2、報喪、助喪

當老人去世之後,家人一般都會痛哭半個小時左右,等情緒逐漸平靜後,開始商量老人後事,通知一些親戚朋友老人去世的訊息,這就是報喪。

村裡的人知道之後開始忙活起來,一般村裡的人,不用每個都通知,大家都非常自覺幫忙,而且會送一些物品和錢財,這個就“助喪”。助喪方式很多,每個地方都不同,有的送馬、有的送衣服,以前南北朝時期,喪家報喪後三天,如果親朋好友不來弔唁、助喪,那麼就跟你絕交。

如果實在太遠來不了,就用書信,人和書信都沒有到,喪家會非常傷心,最後跟你絕交。在中國,大家都非常看不起“生前要好,死後疏離”,因為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注重情誼,所以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紅事請了才來,白事不請自來”。這不僅是對喪家的認可,也是友誼身厚表現,同時來到現場為了安慰喪家家屬,所以很多在外地打工,不管多忙都請假回來。

3、“奠”活動

從老人去世到棺柩落葬之前的祭祀,會把用祭品放在逝者面前,然後選日子,以前農村有人去世,經常停屍做法,一般3天左右,如果日子不好,還會更久,所以會出屍臭味,烏鴉聞到之後,就會來到周圍。

在停屍過程中,會有親朋好友來弔唁,簡單說就是上香,大家來一般都會帶東西來,以前都帶鞭炮、草紙、花圈,現在基本都是花圈。進門之後的上香儀式,要對逝者行三拜九叩大禮,親人朋友在封殮白天上香達到高潮,最後晚上參加“喪宴”。

處理遺體的'時候,親人都會把逝者處理乾乾淨淨,親人用淘米水洗頭髮,把鬍鬚刮乾淨,現在有專門化妝師,但是在農村,基本都是親人自己親力親為。

除了沐浴還有“飯含”,親人把米、銅錢、錢放在逝者嘴巴,讓他含著,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以前民間有一種說法,逝者如果嘴巴長開,說明生前沒有吃到、吃不好,所以給他嘴巴放食物或者財務,以前古代的墓葬,還經常出土一些玉蟬,這都是他親人之前放的。

給逝者整理好面部之後,給逝者穿衣服,以前古代,如果平民百姓就比較簡單,但如果是官員,死後穿19套衣服,如果穿不上,就蓋在身上,用絲帶捆起來,最後才能入棺。

逝者入棺有很多講究,有的地方不允許家屬哭,人們覺得逝者覺得家人不捨得他離開,逝者不忍心離開,最後不回去投胎。而有的地方認為,親人應該大路,當時不能把眼淚滴入棺材內,把逝者放進棺材後就用鐵釘釘好,親人跪在棺材左側說“某某好走”。

農村老人出殯儀式3

一、立“避忌牌”

出靈這天,逝者家屬會在家的大門口立起一塊“避忌碑”,一般是男左女右,就是如果逝者是女性,就把名字和出生、去世的年月日,以及出殯日期寫在右邊,如果逝者是男性,則寫在左邊。

標註清楚避忌的事項,比如逝者生前交代的一些希望逝者忌諱的事情,都需要寫上去,寫清楚。

立好後,逝者的長者要跪下祭拜,身體需要揹著棺木大的一頭,然後抬棺人們穩妥地把老人的棺木抬出靈棚,真正出靈,趕往墓地下葬。

立這個碑,個人覺得是為了讓家屬們記住逝者的資訊,按時去祭祀逝者吧。

不過這個有點像我老家設立在逝者墳前的墓碑,只是這邊是要等逝者去世三五年後,才能立碑,而非剛去世辦後事那幾天。

農村老人出殯儀式 第3張
  

二、摁食壓缽

這個習俗主要是在晉中祁縣一帶比較流行,老人去世後,在出靈前,子女要進行一種名為摁“食壓缽”的習俗。

做法就是,找一個瓷罐來,往裡面放入一些菜餚或食物,來回摁舂,一直到裝滿瓷罐為止。

但上面還需要放一個大饅頭蓋住,再用一雙筷子豎著從上面穿進去,再把一些用蔬菜或水果汁染紅的粉絲盤在筷子上。

當地也把它叫做“下氣饅首”,需要和長明燈一起跟隨棺材下葬。

這種習俗我個人是第一次見,不過想想,是逝者家屬對親人的.一種不捨吧,擔心他去那邊沒吃的,才滿滿當當準備了一瓷罐吃的。

加上長明燈一起下葬,也是希望親人去那邊不用走漆黑的路,想想就覺得挺貼心挺溫馨的,不得不說想得很周到。

三、斬殃

這個習俗主要是集中在山西五寨一帶,做法是在出靈時在棺木的大頭哪裡摔碎一個逝者生前用過的飯碗。

當地說,這是“斬殃殺祟,祛災除禍”!

有的地方則是要磕碎逝者生前用過的藥罐,是一種為家人祈願,保平安的方式。

老人年紀大了,大多身體都不太好,不是這疼就是那疼。

但以前農村醫療條件不發達,人們生病只能看中醫,吃點中藥。

而吃中藥需要用藥罐子熬藥,因為熬藥的藥罐不能粘油,且味道較大,大多會特地買個陶瓷管來當藥罐,專門用來熬藥,會伴隨逝者很長一段時間。

而在逝者去世後,也要雜碎藥罐,因為以後都不需要熬藥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ingxiuwang.com/jiaju/shenghuochangshi/1zxq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