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英秀網 >

家居 >美文閱讀 >

認識事物的開始

認識事物的開始

認識事物的開始,人生於世,其實只是做兩件事,一件是認識事物,一件是改造事物。如何正確認識事物,關係到如何改造事物,關係到一切。下面跟隨我具體瞭解認識事物的開始。

認識事物的開始1

認識事物本質和規律的前提是必須掌握既豐富全面又符合實際的感性材料。

1、認識事物本質和規律是理性認識的功能。

2、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是認識過程中的第一次飛躍。

3、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必要條件的常見表述是:

第一,必須佔有十分豐富和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

第二,要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製作。

認識事物的開始
  

所謂“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製作”就是理性認識(認識事物本質和規律、過程。

因此,第一個條件是認識事物本質和規律的前提。

區分和認識事物的前提和基礎是矛盾的特殊性。 因為,事物千差萬別的'原因,就在於它們各有其特殊矛盾,這種特殊矛盾規定了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特殊本質。我們只有從實際出發,具體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區分事物,認識事物發展的特殊規律。如果離開了對矛盾特殊性的具體分析,就無法區分事物,也就談不上正確地認識事物了。

認識事物的開始2

老子認為事物,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改造事物應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無為而治。釋迦牟尼認為事物,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萬法皆空,自性不空,改造事物也只需改造自性。儒家就有意思了,《大學》只是說了格物,認識事物,為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朱熹朱老夫子則認為格物是為了認識天理,有了天理這把寶劍就可以所向無敵。

王陽明跟朱熹大體相同,也認為要掌握天理這把寶劍,然而區別在於,朱熹認為天理在萬事萬物中,格這個萬事萬物最後獲得天理。王陽明認為萬事萬物太過龐雜,根本格不過來,也無從掌握天理,萬事萬物只是在心裡,格自己的心就可以了。格物即格心,是內心純然天理則自然無往而不勝。

認識事物的開始 第2張
  

到了毛澤東同志這裡,他充分吸收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事物的方法,認為需要通過眼耳鼻舌身獲得的事物的情況在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功夫螺旋式的認識事物最終獲得事物的道理。

除了那些自詡已經認識了宇宙一切真理的聖人們,我們普通人認識事物幾乎都是螺旋上升式的,即使是亞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這些偉大的科學家,認識也是螺旋上升的。

亞里士多德認為重的鐵球比輕的鐵球下落速度快,這在當時是人們頭腦裡自然而然的,馬拉車就是比人拉車快得多,伽利略通過實驗卻證明了大小鐵球同時落地,得出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牛頓揭示了萬有引力是造成鐵球落地的原因,愛因斯坦卻指出引力只是質量大的物體造成的時空彎曲。

可見經過幾千年來人們對於力這個事物的認識並沒有終結,那些看似正確的結論也只是在一定範圍內有用,可以看作是對真理的某種近似。我們認識某個人,某件事,某個組織,某個公司,某個國家甚至宇宙,都在螺旋式的漸進的逼近這個事物的規律。古人所謂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都在說明認識事物的困難。

事物難以全面客觀的認識,正確的結論也是難以輕易獲得的。

真理到底是什麼?

後學認為,應該懷疑一切,一切未經過實踐充分檢驗的所謂的道理、規律都是無法確定為真理的。認識事物,首先需要了解該事物的組成成分,繼而瞭解組成成分彼此的關係,這種關係一定是客觀而不是主觀想象的,繼而瞭解這個事物整體所具有的的性質或者說是這個事物對內部組成成分和對外部環境所具有的.的功能,繼而瞭解這個事物在出現,發展,成熟,消失這四個過程中所具有的規律。

通過對事物的組成,結構,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性質功能,事物成住壞空四個階段所具有的規律進行充分的徹底的拋除一切主觀因素影響的認識,才算是對事物的相對徹底的認識。這個時候得出的結論才是相對經得起考驗的結論。

認識事物的開始3

如何認識事物

《實踐論》為我們提供了認識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需要我們在認識事物的時候,不急不躁、由表及裡、全面觀察、由感性到理性、瞭解事物的演進變化、分清事物彼此間的區別聯絡、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迴圈往復、不斷加深對事物的認識。

對具體來說就是:在對任何事情沒有做出深入瞭解、分析的前提下,都不要急於作出任何結論。具體的操作過程可以是:

1、觀察事物的外在特性:儘可能多地從不同的側面觀察事物的特性,詳細列舉事物的外在特性要素

2、觀察事物的內在特性:探尋事物內在特性,儘可能多地列舉事物的特性的各個要素。

3、觀察事物的變化過程:即探尋事物特性如何隨推演變化的。劃分事物的變化階段、描述每個階段的事物特性的'變化。

4、觀察手段:從一切可以獲得文字、影像、交流、思考中提取事物的特性,逐一記錄。提取過程中,保持客觀態度,忽略原作者所有帶有推斷性、結論性或感性化的描述。

認識事物的開始 第3張
  

5、觀察事物內在聯絡:描述事物內部的各個要素是如何相互影響和相互依存的。

6、觀察事物外在聯絡:描述事物與周邊相關的聯絡:是如何區別與聯絡的,整體與區域性是如何互動的。

7、技術方法:矩陣法,關係圖,時間軸。

8、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迴圈反覆,不斷加深對事物的認識,摸索出事物發展的規律,對事物的發展做出合理預測。

實踐論的提出根本意圖是指導人們認識世界、指導人們依據對客觀事物的深入認識來改造世界。

標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ingxiuwang.com/jiaju/meiwenyuedu/ml6nw.html